终极三国
-
中医药概况-《中国医学通史》
香港中医,除部份来自国内移居外,主要经由本地培训。 战后最先开办的中医学校,是谭宝钧主办的“香港中国国医学院”,该院创立于1947年秋,办至今已有48年。另一家由范兆津主办的“香港…
-
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中医养生学》
在唐代孙思邈重视老年保健的基础上,宋元医家、养生家寻求新的老年保健方法,全面认识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老年人的治疗保健原则和方法,促进了老年医学的发展。宋代陈直撰《养老奉亲书》…
-
不良居住环境因素举例-《中医养生学》
(一)异臭 异臭是指能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不愉快的臭气。产生这种臭气的物质为异臭物。有些企业(如食品、香料业)排出的气体虽然对短期接触者来说,可能是令人愉快的香味,但对工厂周围环境…
-
祛痰法-《中医外科学》
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一般来说,痰不是疮疡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是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使气机…
-
垫棉法-《中医外科学》
垫棉法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它是借着加压的力量,使溃疡的脓液不致下袋而潴留,或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粘合而达到愈合的目的。 适应证:适用于溃疡脓出…
-
虫咬皮炎-《中医外科学》
虫咬皮炎是被虫类叮咬,或接触其毒液或虫体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外科正宗》云:“恶虫乃各禀阴阳毒邪而去…,如蜈蚣用钳,蝎蜂用尾……自出有意附毒害人……”其临床特点是皮肤呈丘疹样风团…
-
风热疮-《中医外科学》
风热疮是一种斑疹色红如玫瑰,脱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称之血疳疮、风癣、母子疮等。《外科正宗》云:“风癣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初起消风散加浮萍一两,葱…
-
中草药的炮制-《中药学》
炮制,又称炮炙,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据医疗需要而进行加热处理的一些方法。 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如生…
-
芫荽-《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胡荽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表透疹 【临床应用】用于小儿麻疹初起,透发不快,发热无汗等症。 本品主要功效透发麻疹,临床上治疗…
-
浮萍-《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浮萍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寒。入肺经。 【功效】发汗解表,利水。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隐隐不出,或疹出不透等。 本品性寒,轻浮升…
-
木通-《中药学》
【药用】马兜铃科藤本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ehiamanshuriensisKom.的藤茎。 【性味】苦,寒。归心、脾、小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清泄心火,通乳…
-
理气药-《中药学》
凡功能能调理气分舒畅气机的药物称为里气药。因其善于行散气滞故又称为行气药作用较强者称为破气药。 所谓气滞,就是指气机不畅、气行阻滞的证候。多由于冷热失调、精神抑郁、饮食失常以及痰饮…
-
大腹皮-《中药学》
【药用】棕榈科乔木槟榔ArecacatechuL.的果皮。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行气止痛,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1.用于脘腹胀痛 大腹皮功能…
-
荔枝核-《中药学》
【药用】无患子科乔木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成熟总子。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经。 【功效】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疝气,睪丸肿痛等症…
-
侧柏叶-《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叶。 【性味与归经】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出血病症。 侧柏叶生敛止血,且有凉血作用,故主要用于血…
-
扁豆根的功效与作用-扁豆根的副作用及禁忌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 拼音Biǎn Dòu Gēn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 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 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