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4
-
苦酒-《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酸、苦,性涩。入足厥阴肝经。理咽喉而消肿痛,泻风木而破凝郁。 《伤寒》苦酒汤,鸡子一枚,去黄,半夏十四枚,苦酒浸。内鸡子壳中,火上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
-
芎䓖-《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行经脉之闭涩,达风木之抑郁,止痛切而断泄利,散滞气而破瘀血。 《金匮》…
-
牡丹皮-《长沙药解》
【本经】牡丹。味苦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味苦、辛,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
-
桃仁-《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甘、苦、辛,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 《伤寒》桃核承气汤,桃仁五十枚,甘草、桂枝、芒硝各一两,大黄四两。治太阳伤寒,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外证已解,…
-
土瓜根-《长沙药解》
【本经】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内痹淤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俞聋。一名土瓜。生平泽。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调经脉而破瘀涩,润肠燥而清阴癞。 《金匮》土瓜根散,土瓜根、(庶/…
-
蒴藋-《长沙药解》
【本经】陆英。味苦寒。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川谷。 味酸,微凉,入足厥阴肝经。行血通经,消瘀化凝。 《金匮》王不留行散方在王不留行。用之治病…
-
干漆-《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温无毒。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耐老。生川谷。 味辛,入足厥阴肝经。专通经脉,善破瘕癥。 《金匮》大黄(庶/虫)虫丸方…
-
诃黎勒-《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酸、微苦,气涩,入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收庚金而住泄,敛辛金而止咳,破壅满而下冲逆,疏郁塞而收脱陷。 《金匮》诃黎勒散,诃黎勒十枚,为散,粥饮和,顿服。治气利。以…
-
白前-《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甘、辛,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止嗽,破壅塞而清痰。 《金匮》泽漆汤,方在泽漆。用之治脉沉之咳。是缘水气之里冲,非由风邪之外闭,泽漆治其水气,白前降冲逆而驱痰饮也。 …
-
细辛-《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生山谷。 味辛,温,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最清气…
-
射干
【本经】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急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一名乌扇,一名乌蒲。生川谷。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利咽喉而开闭塞,下冲逆而止咳嗽,最清胸膈,善 扫瘀…
-
紫菀-《长沙药解》
【本经】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藏。生山谷。 味苦、辛,入手太阴肺经。降气逆而止咳,平息贲而止喘。 《金匮》射干麻黄汤,方在射干。用之治咳而上气,以其清肺…
-
款冬花-《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温。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一名橐吾,一名颗东,一名虎须,一名免奚。生山谷。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止嗽喘,开痹塞而利咽喉。 《金匮》射干…
-
杏仁-《长沙药解》
【本经】杏核仁。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呜,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生川谷。 味甘、苦,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开痹塞,泻壅阻而平喘嗽,消皮腠之浮肿,润肺肠之枯燥,最利胸膈,…
-
薤白-《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开胸痹而降逆,除后重而升陷,最消痞痛,善止滑泄。 《金匮》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二方在栝蒌。枳实薤白桂枝汤,方在枳实。并…
-
桔梗-《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山谷。 味苦、辛,入手太阴肺经。散结滞而消肿硬,化凝郁而排脓血,疗咽痛如神,治肺痈至妙,善下冲逆,最开壅塞。 《伤寒》…
-
橘皮-《长沙药解》
【本经】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生川谷。 味辛、苦,入手太阴肺经。降浊阴而止呕哕,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最扫痰涎。 《金匮》橘皮汤,…
-
皂荚-《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咸温。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 味辛、苦、涩,入手太阴肺经。降逆气而开壅塞,收痰涎而涤垢浊,善止喘咳,最通关窍。 《金匮》皂荚丸,皂荚六…
-
茯苓-《长沙药解》
【本经】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生山谷。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
-
白酒-《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开胸膈之痹塞,通经络之凝瘀。 《金匮》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二方在栝蒌。并用之,以治胸痹心痈,以其开瘀而消滞也。 酒性辛温宣达,黄…
-
葱白-《长沙药解》
【本经】葱实。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回脏腑之利泄,起经脉之芤减,发达皮毛,宣扬郁遏。 《伤寒》白通汤,葱白四…
-
麻黄-《长沙药解》
【本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 味苦、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经、足太阳膀胱经。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而达皮部,…
-
苏叶-《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辛、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驱浊,消凝滞而散结。 《金匮》半夏厚朴汤,方在半夏。用之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以其降浊而散滞也。 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
-
栝蒌根-《长沙药解》
【本经】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一名地楼。生川谷,及山阴。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肺生津,止渴润燥,舒痉病之挛急,解渴家之淋癃。 《金匮》栝…
-
栝蒌实-《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心润肺,洗垢除烦,开胸膈之痹结,涤涎沫之胶黏,最洗瘀浊,善解懊憹。 《金匮》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一枚,薤白三两,白酒七升。治胸痹气…
-
麦冬-《长沙药解》
【本经】麦门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川谷及堤阪。 味甘,微凉,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润燥,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咳,降心火而…
-
天冬-《长沙药解》
【本经】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颠勒。生山谷。 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
-
竹叶-《长沙药解》
【本经】味苦平。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 (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汁,主风痓 实,通神明,轻身益气。) 味甘,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肺除烦,凉金泻热。 《金匮》竹叶…
-
竹茹-《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甘,微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降逆止呕,清热除烦。 《金匮》竹皮大丸,竹茹二分,石膏二分,白薇一分(有热二分),甘草七分,桂枝一分。枣肉和丸。治产妇乳子中虚,烦…
-
萎蕤-《长沙药解》
【本经】女萎。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生山谷。 味甘,入手太阴肺经。清肺金而润燥,滋肝木而清风。 《伤寒》麻黄升麻汤…
-
百合-《长沙药解》
【本经】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凉金泻热,清肺除烦。 《金匮》百合知母汤,百合七枚,知母二两。治百合病,发汗后者。伤寒…
-
贝母-《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一名空草。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金泻热,消郁破凝。 《伤寒》二白散,方在桔梗。《金匮》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
白薇-《长沙药解》
【本经】味苦平。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痋,温疟、洗洗发作有时。生川谷。 味苦、微咸,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凉金泻热,清肺除烦。 《金匮》竹皮大丸…
-
紫参-《长沙药解》
【本经】味苦辛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一名牡蒙。生山谷。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消胸中之痞结,止肺家之疼痛。 《金匮》紫参汤,紫参半斤,甘草三两…
-
柏叶-《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苦、辛,涩,入手太阴肺经。清金益气,敛肺止血。 《金匮》柏叶汤,柏叶三两,干姜三两,艾三把,马通汁一升。治吐血不止者。以中虚胃逆,肺金失敛,故吐血不止。干姜补中而降…
-
柏实-《长沙药解》
【本经】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生山谷。 味甘、微辛,气香,入手太阴肺经。润燥除烦,降逆止喘。 《金匮》竹皮大丸,方…
-
鸡子白-《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甘,气腥,微寒,入手太阴肺经。疗咽喉之肿痛,发声音之喑哑。 《伤寒》苦酒汤,方在苦酒。治少阴病,咽中生疮,声音不出,用之以其消肿痛而发声音也。 鸡子白秉天之清气,有…
-
猪肤-《长沙药解》
【本经】无。 味甘,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利咽喉而消肿痛,清心肺而除烦满。 《伤寒》猪肤汤,猪肤一斤,白蜜一斤,白粉五合。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以少阴寒水,侵侮脾胃,脾土下…
-
瓜子-《长沙药解》
【本经】味甘平。主令人说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水芝。生平泽。 味甘,性寒,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清肺润肠,排脓决瘀。 《金匮》大黄牡丹皮汤,方在大黄。用之,以…
-
知母-《长沙药解》
【本经】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清金泻热,止渴除烦。 《伤寒》白虎汤,方在石膏。《金匮》酸枣仁汤,方在枣…
-
石膏-《长沙药解》
【本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 味辛,气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 《伤寒》白…
-
桑根白皮-《长沙药解》
【本经】味甘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味甘、涩、辛,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金利水,敛肺止血。 《金匮》王不留行散,方在王不留行。用之,治病金疮,以其清肺而…
-
旋覆花-《长沙药解》
【本经】旋复花。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生川谷。 味咸,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行凝涩而断血漏,涤瘀浊而下气逆。 《金匮》…
-
猪苓-《长沙药解》
【本经】味甘平。主痎疟,解毒,蛊毒、蛊注,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猳猪尿。生山谷。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开汗孔而泻湿,清膀胱而通淋,带…
-
阳维外关穴主治歌-《刺灸心法要诀》
肢节肿疼与膝冷,四肢不遂合头风,背胯内外筋骨痛,头项眉棱病不宁,手足热麻夜盗汗,破伤跟肿目睛红,伤寒自汗烘烘热,惟有外关针极灵。 〖注〗四肢骨节肿痛,两膝痹冷,手足不遂,偏正头风,…
-
督脉后溪穴主治歌-《刺灸心法要诀》
手足拘挛战掉眩,中风不语并癫痫,头疼眼肿涟涟泪,背腰腿膝痛绵绵,项强伤寒病不解,牙齿腮肿喉病难,手足麻木破伤风,盗汗后溪穴先砭。 〖注〗手足拘挛者,屈伸难也。战掉者,手足颤摇不能握…
-
阳跷申脉穴主治歌-《刺灸心法要诀》
腰背脊强足踝风,恶风自汗或头疼,手足麻挛臂间冷,雷头赤目眉棱痛,吹乳耳聋鼻衄血,癫痫肢节苦烦疼,遍身肿满汗淋漓,申脉先针有奇功。 〖注〗腰背脊强,不能俯仰也。足内踝红肿,名绕踝风也…
-
小肠经循行歌-《刺灸心法要诀》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 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属小肠。一支缺盆贯颈颊,至目锐 却入耳,复从…
-
小肠经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于小指设,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 俞大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 入听宫。
-
小肠经分寸歌-《刺灸心法要诀》
小指端外为少泽,前谷本节前外侧,节后横纹取后溪,腕骨腕前骨陷侧。阳谷锐骨下陷肘,腕上一寸名养老,支正外侧上四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贞肩端后陷中, 俞肩骨陷考(肩 骨陷者,下胛骨上举…
-
膀胱循行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颠。其支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 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
-
膀胱经循行歌-《刺灸心法要诀》
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 上起额尖。支者颠上至耳角,直者从颠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项,仍循肩膊侠脊边,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贯胛侠脊过髀枢,臂内…
-
膀胱经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足太阳经六十三,睛明攒竹曲差参,五处承光接通天,络却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厥阴心膈肝胆居,脾胃三焦肾俞次,大肠小肠膀胱如,中膂白环皆二行,去脊中间二寸许,上 次 中后下,会阳…
-
膀胱经分寸歌-《刺灸心法要诀》
足太阳兮膀胱经,目内 角始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曲差神庭傍寸五,五处直行后五分,承通络却玉枕穴,后循俱是寸五行。天柱项后发际内,大筋外廉之陷中,自此脊中开二寸,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
-
心包络经循行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手厥阴心主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
-
心包络经循行歌-《刺灸心法要诀》
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 〖注〗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而外行天池穴,属…
-
心包络经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 门认,间使内关逾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