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大全
-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配方-用量
【麻黄细辛附子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麻黄6克(2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9克(1枚),细辛6克(2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功效】 温经解表。 【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及适应症】 适应症:…
-
参苏饮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参苏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属扶正解表剂,有益气解表,宣肺化痰之效。 【参苏饮药材组方及用量】 人参8克,苏叶8克,干葛8克,前胡8克,半夏8克,茯苓8克,陈皮10克,甘草10…
-
荆防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荆防败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摄生众妙方》卷八。为发表剂。具有疏风解表、败毒消肿,祛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外感风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胸闷咳嗽,痰多色白,苔白脉…
-
仓廪散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仓廪散药材组方及用量】 人参5克 茯苓5克 甘草5克 柴胡5克 川芎5克 羌活5克 独活5克 桔梗5克 枳壳5克 陈仓米5克 生姜10克 薄荷5克 【功效】 益气解表,败毒止呕。…
-
升麻葛根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升麻葛根汤为中药方剂,又名阳明升散。主要在治疗(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等病,或是皮肤搔痒、带状疱疹。症状表现诸如发烧、怕风,伴随头痛、身疼痛、打喷嚏或咳嗽。 相传为宋朝医…
-
竹叶柳蒡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竹叶柳蒡汤都有透疹清热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但前方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之力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发的基础方;后方不仅透疹清热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发不出,…
-
越婢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越婢汤在中医上的分类属“辛凉解表”药,常用于治疗因感冒所引发的水肿。此病症好发于身体肥胖的人,或者排尿功能欠佳的人在感冒时也容易发这种病。 《金匮要略.水汽病脉证并治篇》:“风水,…
-
柴葛解肌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柴葛解肌汤为中药方剂名,常用于治疗感冒中带有畏寒之外,还伴随有眼晴疼痛,或口鼻干燥或失眠等等带有微微发热的情况。 【柴葛解肌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柴胡5克 干葛15克 甘草3克 黄芩…
-
桑菊饮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属辛凉解表剂,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效。 【桑菊饮药材组方及用量】 桑叶8克 菊花3克 薄荷2克 杏仁6克 桔梗6克 连翘5克 甘草2克 苇根6克 【方剂中…
-
麻杏石甘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简称麻杏甘石汤或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麻黄去节9克(4两) 杏仁去皮尖9克(50枚) 甘草炙6克(2两) 石膏碎,绵裹…
-
金沸草散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金沸草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博济方》卷一。为止咳化痰剂。具有发散风寒,降气化痰之功效。主治伤风咳嗽。症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金沸草散药材组方及用量】 …
-
止嗽散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止嗽散是一个以疏风止咳为主要功用的方剂,出自清程国彭所著之《医学心悟》。 【止嗽散药材组方及用量】 桔梗10克 荆芥10克 紫菀10克 百部10克 白前10克 甘草6克 陈皮3克 …
-
射干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配方-用量
射干麻黄汤,别名紫菀散或麻黄射干汤。主治心肺气逆壅上的咳嗽,伴随清稀的痰,以及喉咙发出类似蛙类 (水鸡) 会发出呼噜呼噜的痰鸣声响。 出处:《金匮要略》肺痿肺痈欬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
银翘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银翘汤出自《温病条辨》,属辛凉解表剂,有滋阴透表之效。 【银翘散药材组方及用量】 金银花30克(1两) 连翘30克(1两) 荆芥穗12克(4钱) 淡豆豉15克(5钱) 桔梗18克(…
-
正柴胡饮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正柴胡饮,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具有解表散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轻证。症见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临床上用于微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苔白脉浮者。 【正柴胡…
-
大羌活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大羌活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此事难知》卷上。具有发散风寒,祛湿清热之功效。主治两感伤寒,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 【大羌活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羌活6克 防…
-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小青龙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
-
加味香苏散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加味香苏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心悟》卷二。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兼行气滞之功效。主治四时感冒,寒热头痛,咳嗽。 【加味香苏散药材组方及用量】 紫苏叶4.5克,陈皮香附各3.6…
-
香苏葱豉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香苏葱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具有理气发汗之功效。主治妊娠伤寒。 【香苏葱豉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香附6克 陈皮6克 紫苏9克 甘草3克 淡豆豉12克 葱白15克 …
-
香苏散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香苏散,中药方剂名称,用来治疗肠胃型感冒。其症状,除了怕冷怕风外,伴随着腹部胀气。 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香附、紫苏、炙甘草、陈皮组成。香附与紫苏叶相配, 既能发汗解…
-
九味羌活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九味羌活汤,出自《此事难知》引用张元素所制方,又名为「羌活保元汤」,是解表剂中辛温解表的常用方剂,有发汗袪湿、兼清里热的功效,可以主治伤寒伤风,及感冒四时不正之气,温病热病。可见的…
-
桂枝加桂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桂枝加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之功效。主治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桂枝加桂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桂枝去皮15…
-
桂枝加芍药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桂枝去芍药汤为一中药汤剂名称。主治为太阳病被医生误判而采用“攻下”[注 1]的治疗方法后,所引起的后遗症。其症状为短而急促的脉膊,感觉胸腔烦闷。 《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又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为温辛解表剂,主治外感伤风带有微咳,以现代的话语来说,就是类似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病症。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
桂枝加葛根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桂枝加葛根汤为中医治疗太阳症方剂之一,为解表剂。出自《症因脉治》卷四,具有解肌发表,通阳止疟之功效。主治寒疟,寒伤阳明,寒多热少,有汗者。 【桂枝加葛根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葛根12…
-
华盖散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华盖散是主治风寒哮喘的要方,来源之一是《圣济总录》卷五十。由麻黄,紫苏子,杏仁,橘皮(陈皮),桑白皮,茯苓,甘草组成,功能是宣肺化痰,和中平喘,主治气喘咳嗽。 【华盖散药材组方及用…
-
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大青龙汤由麻黄汤加上石膏、生姜、大枣所组成,使辛温发汗之方,变为解表清里之剂。其中麻黄、桂枝具有发散风寒作用,杏仁能协助麻黄发表,大枣、生姜、炙甘草兼助麻黄、桂枝解表,再加入性味辛…
-
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麻黄汤(mahuang decoction),中医方剂名,是解表剂中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之一。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出自《伤寒论》! 【麻黄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麻黄去节9克(3…
-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现代中医用来治疗感冒、流感、风湿、头痛等。 【桂枝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桂枝去皮9克(3两) 白芍9克(3两) 甘草炙6克(…
-
三拗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三拗汤,中医方剂名,为辛温解表剂,此剂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外,在《麻疹阐注》、《扶寿精方》、《一盘珠》等中医典籍中也有收录此方。 【三拗汤药材组方…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要是针对去除肌肉中的湿气。《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提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
-
麻黄加术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组成-原方-配方-用量
麻黄加术汤是一剂中药方剂,主要用于外感寒湿,恶寒发热等病症。 【麻黄加术汤药材组方及用量】 组成:麻黄三两9克(去节) ,桂枝二两6克(去皮),甘草一两3克(炙) ,杏仁70个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