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属辛凉解表剂,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效。
【桑菊饮药材组方及用量】
桑叶8克 菊花3克 薄荷2克 杏仁6克 桔梗6克 连翘5克 甘草2克 苇根6克
【方剂中各组成之角色(君、臣、佐、使)】
【桑菊饮方解】
本方为辛凉解表之轻剂。由于风温之邪外伤皮毛,上犯于肺,导致肺气不宣,故以身热咳嗽为主证。方中桑叶、菊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清泻肺热为主药。辅以薄荷助桑、菊疏散上焦之风热;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连翘苦寒清热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且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作用,为使药。
【桑菊饮的功效】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主治及适应症】
主治:外感风热证。咳嗽、咽微痛、口微渴、身热不甚、舌尖红、苔白薄、脉浮数。
适应症:桑菊饮适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炎、急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风热犯肺之轻证。
近代常用桑菊饮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百日咳等外感风热者。
【桑菊饮现代应用】
本方消炎退热,止咳嗽。用于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目眩、流行性结膜炎。
【桑菊饮病机分析】
风温袭肺,肺气失宣,故见咳嗽;因受邪轻浅,津伤亦轻,所以身不甚热,口渴亦微。本方证属温病初起,肺失宣肃的表热轻证,故立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法。
【桑菊饮医案】
【桑菊饮辨证要点】
本方是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因其为“辛凉轻剂”,故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运用,否则病重药轻,药不胜病;若系风寒咳嗽,不宜使用。
【桑菊饮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
【桑菊饮配伍意义】
【桑菊饮配伍特点】
【桑菊饮加减用药】
咽痛甚者:加牛蒡子、银花、射干。
咳嗽甚者:加款冬花、栝蒌。
痰中挟血:加白茅根、扁柏。
热甚口渴:加石膏、知母、天花粉。
流行性结膜炎: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
肺热甚者:加黄芩。
【桑菊饮煮法】
水煎,分二次服。
【桑菊饮禁忌及使用注意】
桑菊饮为辛凉轻剂,只适宜用于治疗风热咳嗽轻证,对于寒性感冒咳嗽者不宜使用。
桑菊饮是主治风热咳嗽轻证的常用方剂。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对于风寒咳嗽,则不宜使用。方中主要药物均属清热宣透之品,故不宜久煎。
【桑菊饮方义】
本方为辛凉轻剂,是风温初起,邪在肺卫,表热尚轻的常用方。方中桑叶、菊花甘苦性凉,能疏散上焦风热,又能清透肺经之热合为君药,并以之为方名。臣以辛凉之薄荷,以加强桑、菊疏散风热之力;桔梗与杏仁相配,一升一降,能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连翘清热解毒,又清中有透,可增强疏风清热之效;芦根清热生津止渴,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配,善能清利咽喉,化痰止咳为使。
【桑菊饮口诀方歌】
桑菊饮用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桑菊饮附方】
【桑菊饮类方比较】
【桑菊饮现代药理研究】
【桑菊饮相关文献】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作出诊断或接受任何治疗之前,请寻求合法的医师,非中医师请勿擅自处方服药。切勿模仿施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电子书籍,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以及许多相关书籍、药学专著、杂志、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中医学爱好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xuet.cn/19042.html